伴隨著5名消防戰士生命的消逝,哈爾濱新年這場大火雖然撲滅了,但輿情的火苗一直就沒消停過。昨天,網友揪住火災指揮現場一位哈市領導身上的羽絨服不放,直指這件價值萬元的名牌羽絨服,與領導幹部的收入狀況、與這場火災的現場指揮身份都不般配。
  一身羽毛,引火燒身。又一番“次生災害”接踵而來。
  從通稿引發的眾怒,到領導看望燒傷士兵照片構成的心寒,再到名牌羽絨服造成的抓狂,哈爾濱大火明火雖滅,但“民火”依燃。搶鏡的領導處處“挨打”,這種情形恐怕是滅火的指揮官們所始料未及的。
  網友死纏爛打,說到底還是對通稿嚴重不滿的情緒延續,是領導太愛惜自己的一身羽毛引發的逆反情緒。一位廳官,穿一件疑似萬元左右的羽絨服,你硬要說他有多大的事也未必。但網友還是把它當茬找、當事挑,把他喚成“羽絨哥”,擺明瞭是對這場大火在傳播中領導形象過於高大、沒有官員受到問責處理而忿忿不平,是為在這場大火中犧牲的5名士兵痛心疾首。
  其實輿情這把火,既然第一時間被通稿給點燃了,並不是沒有撲救的辦法。但相關部門對領導高大上形象堅定維護的忠誠態度,與對社會不滿情緒的不屑態度,構成的反差太鮮明、太直接、太沒顧忌。
  領導幹部有幾件好衣服很正常,穿到救火指揮現場也很正常。不正常的反倒是領導幹部對於官場文風的不制止、不管束,是網友人肉搜索這種手段的不放手、不放心。
  事實證明,對於隔牆扔磚、指名道姓的網絡質疑,官員回應的速度,要比官員以群體的形象遭到批評時,來得更敏感些。昨天,“羽絨哥”的帽子一戴上,哈爾濱市委秘書長石嘉興幾個小時後就出面回應稱,羽絨服是“女兒從國外買來送給他的,在國外購買的價格不過人民幣幾千塊錢”。
  一則通稿傷民意、一張照片冷民心,哈爾濱官方沒有一個領導站出來說話,一件幾千元錢的羽絨服受到質疑,官員就急了。同是羽翼,同該呵護,為什麼官員的集體形象沒人答理、個人形象急忙回應?關鍵是輿論的目光太聚集。
  重大事故出現時怕漏了“親臨指揮”的名字,輿情質疑時怕個人的目標太大了。這實在怨不得輿情太難纏,而是為官的理念太本位。
  是個行得正的領導幹部,穿著講究些、打扮時尚些沒什麼大不了,這方面用不著過分在意。領導真正在意的,應該是自己在一成不變的文宣腔調中的形象,與人民群眾的期待是否得體。習近平總書記說過,“文風不正,危害極大。它嚴重影響真抓實幹、影響執政成效,不僅損害講話者、為文者自身形象,也降低黨的威信。”。
  遺憾的是,我們很多領導在處置諸如哈爾濱大火事件之類文宣中的形象,親臨現場的重要性似乎比災害重要,甚至比災害造成的生命損失重要。官民之間對於本與末的認知,有時候已經到了完全倒置的程度,結果領導形象不僅沒在民眾眼裡高大上起來,反而降低了黨的威信和領導自身的形象。哈爾濱大火在輿論場上引發的“次生災害”,就是一個教訓。
  領導幹部的羽毛是否潔凈美觀,衣著打扮不是關鍵,關鍵是與社會大眾的心貼得有多近,是領導在文宣中的個人形象與民眾利益的訴求是否無縫對接。否則,官員在文宣中的羽毛越漂亮,民眾就會看你穿件羽絨衣都渾身不得勁。
  哈爾濱大火之後的一場場輿情之火如何滅,光有智慧不行,更需誠意。
  (原標題:一件羽絨服延續的“次生災害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d71udvy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